氨茶碱片能作为治哮喘长期服用吗
支气管哮喘是临床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之一,可发生在各年龄段人群,但以青少年发病为主,老年人群相对较少。它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以气道性炎症为主要病理生理过程、以气道可逆性气流受限为主要功能特点,以反复发作性呼吸性呼吸困难为主要临床症状的一种疾病。在急性发作期,在纠正引起哮喘诱因的基础上,给予静脉糖皮质激素和氨茶碱类等药物,吸入B2受体激动剂等综合控制,在稳定期则以长期吸入糖皮质激素和长效B2受体激动剂为主,维持治疗。上述是对支气管哮喘的简单介绍以及急性期和稳定期的初步用药。那么氨茶碱片能作为哮喘的长期服用嘛?下面再介绍下茶碱类的药物,茶碱具有舒张支气管舒张支气管平滑肌作用,并具有强心、利尿、扩张冠状动脉、兴奋呼吸中枢和呼吸肌等作用。口服包括氨茶碱和控释型茶碱,用于轻-中度哮喘发作和维持治疗。控释型茶碱口服后昼夜血药浓度平稳,平喘作用可以维持12-24小时,尤其适用夜间哮喘症状的控制。但是该药物与B受体激动剂联合应用时容易出现心率增快和心律失常。对于哮喘的治疗并不是单一用药,需要多种药物的联合,并且需要根据其症状、肺功能、需要急救药物的次数等来进行控制分级,再根据控制的分级情况,来调整联合用药。

王佳贺
呼吸内科
医师
大庆市第四医院
话题
哮喘能通过脱敏治疗彻底治愈吗
儿童支气管哮喘若能有效控制,对患儿的影响较小,其生活、学习等都和常人无明显差异。但哮喘一旦发作,后果将比较严重,患儿将不能正常生活、睡觉、上学,生活都会受到干扰,且还会阻碍患儿正常生长发育,更严重者还可能引发死亡。据中国儿科哮喘协作组研,在近10年来,我国儿童哮喘的发病率累积增加已高达60%,因此如何做好儿童哮喘的防控,这是众多患儿及家属重点关注的一大问题。儿童支气管哮喘主要是由过敏所致,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咳嗽、气促、胸闷、喘息等,这些呼吸道症状均和接触过敏原密切相关。T细胞亚群功能失调是引发哮喘疾病的重要因素之一,而当患儿机体内的免疫球蛋白E血清浓度增加时,体内的肥大细胞和嗜酸细胞将会活化,最终患儿会出现哮喘症状。由此可见,引发哮喘疾病的重要因素之一便是IgE血清浓度,因此有效降低IgE血清浓度一定程度上对于控制患儿哮喘的发生具有促进作用。儿童支气管哮喘治疗的常用方法有吸入型糖皮质激素治疗、口服激素治疗等,但就临床治疗效果来看,吸入型糖皮质激素虽然可以显著改善疾病的相应症状,但治疗方式单一,且治标不治本。口服激素治疗在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中比较常见,但此方法不适用于年龄较小的患儿,且虽然可以缓解支气管哮喘的症状,但远期不良反应大,患儿也容易对药物产生依赖性。脱敏疗法是一种标准化的特异性免疫治疗,近年来世界卫生组织、欧盟变态反应和临床免疫学会均对特异性免疫治疗给予充分认可。经世界各组织和医学会公认,此治疗方式是目前唯一针对哮喘病因实施治疗的可以有望实现治愈目的手段。其原理是通过检测,明确患儿的过敏类型,然后将该过敏物质制成一种变应原提取液,配合制作成不同制剂,主要是让患儿少量多次接触这种制剂,通过长时间治疗使患儿对相关过敏物质不再敏感。但是针对脱敏治疗的疗效而言,由于个体差异较大,所以效果结局也并非莫衷一是,也就是说脱敏治疗确实是当前唯一的病因治疗,有望实现治愈效果,但并非所有患儿均可实现治愈。

三甲
杨雯晖
呼吸内科
医师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七医院
话题
鼻炎伴发哮喘如何治疗
当前临床研究表明,变应性鼻炎是一种多种免疫活性细胞与细胞因子参与的鼻粘膜慢性炎症反应性疾病,其作为常见病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流涕、喷嚏、鼻塞、鼻痒等症状,而支气管哮喘作为一种特殊的气道慢性炎性变态反应,T淋巴细胞在其发生及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有学者认为起到慢性炎症性反应是导致气道高反应性增加以及广泛多变可逆性气流受限的主要病因,并在支气管哮喘的免疫损伤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而变应性鼻炎引发的免疫炎性反应则有可能是导致二者病症反复发作的主要原因,因此积极改善患者炎性反应与免疫功能状态、恢复患者气道正常反应机制是全面治疗变异性性鼻炎合并支气管哮喘的核心与重点环节。多项回顾分析表明,变应性鼻炎合并支气管哮喘患者多由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等多种炎性细胞共同参与的气道炎症,常规单纯用药已不能达到良好的平喘、调节免疫平衡的功效。布地奈德作为一种新型糖皮质激素,能够在抑制炎性渗出、降低气道炎性反应的同时,可显著舒张支气管,并且采用气雾剂吸入的方式具有用药方便快捷、局部血药浓度高、药剂安全性高的优点,能够快速起效发挥良好的抑制炎性反应与舒张支气管功效,是近年来临床应用治疗各年龄段支气管哮喘的一线药物之一。而孟鲁司特钠则为临床最新应用的特异性白三烯受体拮抗剂,通过特异性受体能够直接抑制白三烯多肽的活性,进而减少白三烯介导的炎症物质释放,从而有效增加血管通透性,并改善变应性鼻炎合并支气管痉挛症状以及嗜酸性粒细胞浸润,降低变应性鼻炎诱发支气管哮喘患者气道的高反应性,进一步提升变应性鼻炎合并支气管哮喘的治疗有效率,并有学者研究显示采用联合用药能够有效降低变应性鼻炎合并支气管哮喘治疗后疾病的复发率。综上所述,采用孟鲁司特钠同步布地奈德吸入治疗变应性鼻炎合并支气管哮喘疗效显著,可显著改善患者肺功能及炎性反应指标,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三甲
杨雯晖
呼吸内科
医师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七医院
话题
孕妇哮喘应该如何治疗
哮喘本身属于变态反应性疾病,根本原因在于患者自身免疫系统稳态的异常,从而对一些正常人无感的物质却产生了过度敏感的反应,因而体现在呼吸系统支气管哮喘时,患者在急性发作时会产生气道剧烈的痉挛从而导致明显的呼吸困难和胸闷气短的症状,相应的就会带来明显的缺氧症状。哮喘的治疗在当前可选用的方案有很多,但是长期治疗哮喘的诸多药物一般以激素为主,同时其他抗过敏的药物也参与其中,使用方式有口服、吸入以及输液等等,而这些药物多多少少都有副作用,因此在孕妇的哮喘治疗中可供选择使用的药物种类就大大减少了。那么孕妇的哮喘该如何有效治疗呢?首先,治疗方式的选择要看孕妇本人病情如何,如果孕妇哮喘病情并不算严重,评估后认为在可控范围,是完全可以保胎进行哮喘治疗的,但如果患者哮喘病情严重,或者控制不佳反复发作,有危及患者生命或者会对胎儿造成明显的缺氧的风险的话,可能是需要终止妊娠并进行相应的治疗的。其次,在用药方面一般要避免使用口服制剂以及输液制剂,因为这些药物基本在孕期都是禁止使用的,如果贸然使用会对胎儿带来可能存在的不可逆的影响,一旦造成影响,远期后果是没办法预估的。所以用药方面一定是尽量以吸入性激素或者其他吸入性药物为主的。最后,在选用吸入性药物方面,也要根据孕期的特点进行选择,要根据实际情况选用全身影响小、代谢速度快、控制症状佳、胎儿影响小(或者无)的药物,本着即对患者负责、也对胎儿负责的角度选择用药才是最稳妥的。

三甲
杨雯晖
呼吸内科
医师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七医院
话题
如何正确吸入哮喘药物
哮喘的发病随着社会进程的发展,由于诸多因素其患病率也逐渐上升,因此关于哮喘的治疗也逐渐随着需求的增加而更加正规、常态化,其可选用的方案也在多项基础研究的过程中而日新月异,这也就意味着哮喘的治疗会更加有效,而安全性也更高。但是哮喘的治疗不仅仅是方案的更新和药物的迭代,实际上于患者而言,正确使用治疗哮喘的药物也对治疗的有效性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其中最为大家所熟知的就是吸入性药物的应用,那么该如何正确使用吸入型哮喘药物呢?吸入型哮喘药物现在制作的都很科学合理,而且为了实现精准治疗,相应的操作装置也变得越来越“高级”了,因此吸入型药物在使用方面也是具有一定的技术含量前提的。因此首先需要患者在充分咨询医生后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吸入剂量和次数的方案,这是正确使用吸入药物的前提。其次,吸入型哮喘药物在操作方面一定需要进行事先的学习,这方面很多门诊已经放置了模拟装置,可以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进行操作学习,从而在后续的家庭治疗中正确操作装置的使用。最后,很多吸入型的哮喘药物在吸入完成后还有一些相关的要求,比如需要深呼吸、闭气或者漱口,这些要求一定要熟知,在每次使用完后这些方面一定要落实到位,也才能实现药物的最大功效。

三甲
杨雯晖
呼吸内科
医师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七医院
话题
妊娠期哮喘患者的治疗
支气管哮喘是呼吸系统目前比较常见的慢性疾病,而且在当下临床诊疗中其发病率以及患病率都有一定的上升趋势,也就意味着哮喘患者“越来越多”了。哮喘在一般人群当中出现,无论是在治疗还是在控制上因为可选用的治疗方案和药物很多,因此诊疗方面都是有很大余地的。但是如果哮喘发生在妊娠期,可能就没那么乐观了,因为药物使用治疗哮喘的同时还要兼顾胎儿的生长发育,因此其余地就显得很小了。尤其哮喘如果在妊娠晚期发作很容易引起高血压、先兆子痫、早产等,对孕妇和胎儿都会带来巨大的安全隐患。那么妊娠期哮喘患者该如何治疗呢?治疗方面尤其要注意一个原则,就是要充分顾忌孕妇本人以及胎儿的安全,因此用药方面常常建议采用吸入剂为主,而尽量或者避免使用口服制剂以及输液制剂。鉴于此,妊娠期哮喘采取吸入性糖皮质激素的治疗就是首选。布地奈德是糖皮质激素的一种,该药具有高效的局部抗炎作用,不仅可以抑制炎症损伤作用,还可以降低气道高敏反应,从而改善患者症状。而且该药物安全性很好,代谢速度是普通糖皮质激素的2-3倍,对胎儿的影响也可以忽略不计。有相关临床研究表明该药应用于妊娠晚期哮喘患者后,患者PEF、FEV1等肺功能指标改善明显,在咳嗽、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的治疗缓解方面见效也较快。因此妊娠期哮喘的治疗可应用布地奈德进行雾化吸入以缓解哮喘症状,改善肺通气功能,从而控制病情,最终实现兼顾治疗孕妇病情以及保证胎儿安全的目的。

三甲
杨雯晖
呼吸内科
医师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七医院
话题
长期咳嗽为何会被诊断为哮喘
长期咳嗽又称为慢性咳嗽,长期咳嗽的病因非常的复杂,常见的为呼吸系统疾病引起的,很多长期咳嗽的病人最后被诊断为哮喘,有人不理解为什么自己长期咳嗽会被诊断为哮喘,今天这篇文章主要为大家讲述一下长期咳嗽为什么会被诊断为哮喘。长期咳嗽被诊断为哮喘属于哮喘的一种特殊类型,属于咳嗽变异性哮喘,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主要的临床症状为慢性咳嗽,多发生在夜间或凌晨,常为刺激性咳嗽,常常被误诊为慢性支气管炎。长期咳嗽之所以会被诊断为哮喘,主要为患者的肺功能检查支气管激发试验为阳性,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是诊断哮喘的重要的依据。咳嗽变异性哮喘区别与其他慢性咳嗽的主要原因为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患者存在气道反应性增高,主要病理变化为变应原引起的气道慢性非特异性炎症,进而引起支气管平滑肌痉挛、黏膜纤毛功能障碍、气道黏膜水肿与肥厚、黏液分泌增多等。很多长期慢性咳嗽的患者得不到明确的诊断或者被误诊,需要警惕是否是咳嗽变异性哮喘。很多人认为长期慢性咳嗽都是慢性支气管炎引起的,这种认为是不正确的,引起患者出现长期慢性咳嗽的原因很多,其中哮喘就是引起患者出现长期慢性咳嗽的原因之一,因此长期慢性咳嗽的患者一定要及时到正规医院检查,明确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三甲
田城坡
呼吸内科
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话题
肥胖与哮喘有关系吗
肥胖是当今社会普遍存在的公共卫生问题,随着生活条件的提高、工作的日渐忙碌以及运动锻炼的缺乏,肥胖已经困扰着越来越多的人,但肥胖实际本身也是儿童和成人哮喘的重要危险因素和疾病调控因素,尤其随着流行病学统计调查范围的普及,发现肥胖人群患哮喘的风险明显增加,同时患哮喘后开始出现肥胖的患者哮喘症状更加严重,急性加重频率更高,生活质量下降更明显,甚至哮喘药物治疗效果反应也更差。其中机制和原因是复杂的,当前尚未形成统一的共识和认知,目前可能存在的联系以及机制介绍如下。首先从饮食方面来看,肥胖人群的饮食主要以饱和脂肪酸和糖分为主,这些饮食方式会促进气道内中性粒细胞性炎症,而且不同饮食习惯还会引起肠道微生物菌群的变化,既往研究已经表明肠道微生物菌群与哮喘的发生发展是有关联的。其次从免疫微环境来看,肥胖会使CD4细胞偏向TH1极化,该变化可以导致明显的哮喘程度加重、药物敏感性下降以及肺功能受损。此外,与肥胖相关的瘦素和脂联素的变化与运动性哮喘有关。最后从内分泌系统来看,肥胖会引起胰岛素抵抗(这一点比较为广大人群所熟知),肥胖该状态下会引起高血糖和高胰岛素血症,可通过上皮损伤和气道平滑肌增生而导致气道高反应性和气道重塑。综上所述,肥胖与哮喘之间具体的机制虽然尚未完全证明阐述,但是诸多证据和间接通路均表明肥胖具有潜在导致哮喘发生以及加重的不利导向,因此肥胖问题一定要引起广大人群的关注。

三甲
杨雯晖
呼吸内科
医师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七医院
话题
哮喘药物治疗对气道重塑的影响
支气管哮喘是呼吸系统疾病当中由于过敏所致的慢性疾病,其本质属于呼吸道的慢性炎症病变,具体发病原因当前普遍认为与遗传、环境以及感染等诸多因素相关。支气管哮喘在早期发病阶段,气道尚处于可逆的痉挛性改变,也就是说不发病期间,患者的气道本身是没有什么明显改变的。然而在哮喘的后期进展过程中,由于长期的慢性炎性细胞浸润、长期反复平滑肌痉挛以及伴发感染的因素,会出现不可逆的气道重塑改变,所以针对上述的问题,当前最有效的方法则需积极控制症状和减轻炎症,才能预防气道重塑的发生发展。因此从上述内容不难发现,针对支气管哮喘的治疗药物是减缓气道重塑最直接的“抑制剂”。当前在西医治疗方面,主要治疗手段包括解痉、平喘、抗炎这三大方面,当然也会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相对应的辅助治疗,以保证使呼吸道通畅、改善慢性炎症,关键还是在于减缓气道重塑。常用药物以气管舒张剂和糖皮质激素控制为主,不过近年来也有相关研究表明此类药物长期使用还是会形成一定的依赖性,而且药效也会有所下降,所以在减缓气道重塑方面也逐渐引入了中医的辩证辅助治疗方法。当前比较推荐的以加味小青龙汤为主,该方具有开中有和、宣中有降的效果,去水饮、散风寒使肺气得收,诸症得治,联合西药治疗可以在抑制气道重塑上取得更佳的效果,同时也可缓解支气管哮喘的症状。综上所述,治疗支气管哮喘的药物不仅仅是治疗缓解症状那么简单,对于减缓气道重塑方面也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

三甲
杨雯晖
呼吸内科
医师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七医院
话题
幼时发病后长期缓解成年期会再发吗
哮喘属于慢性过敏性呼吸道疾病,病症特点以气道强烈的痉挛为主,发作时严重影响患者呼吸困难,尤以呼气为著。目前哮喘性疾病的发病年龄已经趋于年轻化,也就是说幼儿哮喘已经“屡见不鲜”了,同时哮喘也成为了儿科门诊的常见疾病之一。目前针对婴幼儿哮喘的治疗方案已日趋成熟,可选用的药物种类也很多,包括支气管扩张剂、糖皮质激素、抗过敏药物等。治疗效果方面除非十分严重的哮喘(难治性哮喘),基本都可以较好的缓解,那么哮喘在幼时发病后如果经过治疗得以长期缓解后,成年期还会再发吗?其实这个问题的回答是相对肯定的,因为过敏本身属于自身免疫稳态异常的疾病,而这样的异常状态可以讲是伴随终身的,而人们对于免疫系统的认识到目前为止还只是冰山一角,因此如何能逆转免疫失衡的问题其实以现在的技术来讲还远远实现不了。诸多治疗哮喘的药物只是从细胞因子水平方面入手进行间接的症状控制缓解,但并未从根本解决实质性的问题,因此也就实现不了一劳永逸的效果。很多儿童即使长期缓解,一旦成年后再次接触变应原,或者因为感染(感染可诱发哮喘)、免疫力稳态改变或者心理情绪等因素,是完全可以导致哮喘再发的,所以对于哮喘的治疗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讲是需要终身的控制和维持治疗。

三甲
杨雯晖
呼吸内科
医师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七医院
话题
哮喘保守治疗应该怎么治疗
哮喘也称之为支气管哮喘,是一种以慢性气管炎症和气道的高反应性为特殊表现的疾病。主要的发病原理是气道的慢性炎症、气管对于多种不良刺激因素呈现出的反应以及可逆性的气流受限。哮喘的主要临床症状有呼吸困难,一般是由于支气管痉挛引起的,伴有咳嗽,胸闷,发热等。对于哮喘的治疗可以分为减少危险因素的接触以及药物治疗,其中减少危险因素的接触在哮喘的治疗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为一部分哮喘患者是由于受到特殊因素的刺激,比如花粉,粉尘,油漆等诱发哮喘。药物治疗主要是根据哮喘药物的作用机制,可以分为控制性药物和缓解性药物。控制性药物主要包括糖皮质激素,β2受体激动剂,茶碱类,色甘酸类的。缓解性药物主要是迅速的缓解患者的支气管痉挛,常用的有短效的β2受体激动剂,短效茶碱,全身用糖皮质激素。在治疗过程中,还有一种是免疫疗法治疗,是通过将诱发哮喘的特异性因素,比如花粉,螨虫等,配置成不同浓度的提取液,通过舌下含服或者皮下注射等途径给予对该变异源过敏的患者,使患者对于此类的变异原耐受性增高,控制诱发哮喘的发作,也可以称为脱敏疗法。但是此种疗法的风险性是比较高的,需要结合患者的身体情况来进行全面的分析。总体而言,哮喘的保守治疗主要是以维持治疗、药物性治疗为主,尽可能的减少患者对于变应原的接触,同时积极的药物治疗可以减少患者哮喘发作的次数。

三甲
顾长远
呼吸内科
医师
淄博市中心医院
话题
小孩先天性哮喘可以治好吗
哮喘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气道慢性炎症,对多种刺激因素出现高反应性进而出现支气管痉挛引起的一种临床疾病。哮喘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我国也是哮喘病的高发国家。 小儿先天性哮喘是很难根治的。从哮喘的发病原因来看,遗传因素是其发病的主要原因,哮喘具有家族聚集现象,亲缘关系越近,患病率越高。目前通过基因分型技术可以发现有多个哮喘易感基因。同时,小儿先天性哮喘也可能是由于存在局部的过敏因素,比如对花粉,蟑螂,尘螨,炒粉,油漆,鱼虾,蛋类,牛奶等存在过敏反应而引起的哮喘。对于由于遗传因素引起的先天性哮喘是不能根治的,只能是通过药物维持治疗,尽可能的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避免哮喘的急性发作。由于对于变应原的反应,比如过敏反应引起的先天性哮喘在临床上可以根据病情应用免疫疗法,也就是通过将变应原配置成不同浓度的液体注射到体内,应用脱敏疗法来治疗小儿先天性哮喘这种治疗方法有一定的可能根治哮喘。总体而言,对于小儿先天性哮喘在临床上的治疗主要是以维持治疗为主,通过药物治疗尽可能地改善患者气道痉挛引起的呼吸困难,同时在日常生活中要避免肺部感染等加重哮喘的发作。治疗过程中也需要做好肺功能等常规检查来评价治疗效果,尽可能的延长患者生存期。

三甲
顾长远
呼吸内科
医师
淄博市中心医院
话题
哮喘病对身体有什么危害
哮喘又称为支气管哮喘在我国的发病率是比较高的,其发病原因主要有自身发育异常,过敏因素,遗传因素等。哮喘常见的症状有,胸闷,憋喘,呼吸困难,咳嗽,一般以干咳为主,可出现发热,乏力等常见的呼吸系统症状。支气管哮喘对于身体的危害是比较大的。首先,哮喘的急性发作期患者出现严重的支气管痉挛,肺功能受到严重的影响,导致呼吸困难,如果不积极的给予解除支气管痉挛等对症治疗,有可能会出现不可逆的心脑血管缺氧而导致死亡。其次,在哮喘的药物维持治疗过程中,即使按时服药,哮喘疾病还是有进展的可能,患者会出现肺功能下降,全身慢性缺氧表现,出现肺纤维化、杵状指等。再者,支气管哮喘患者由于是属于慢性疾病,患者肺功能下降的同时有可能导致心脏功能衰竭,会出现肺源性心脏病,常表现为心慌,胸闷,双下肢水肿,头晕,乏力等症状。总之,哮喘对于身体的危害是比较多的。在临床上确诊支气管哮喘,要积极的应用药物控制治疗,避免哮喘的急性发作而引起严重的不可逆损伤。同时对于轻症患者要规律用药,做好定期的检查来评估自身的肺功能,如果出现由于哮喘导致的并发症,要应用药物来对症治疗,尽可能的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哮喘在临床上的治疗目的是通过药物治疗,尽可能的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三甲
顾长远
呼吸内科
医师
淄博市中心医院
话题
季节性病发哮喘是怎么回事
哮喘是一种以慢性气道炎症为特征的疾病,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之一,全世界现约有3亿哮喘患者。哮喘的发作与气道高反应性、可变气道阻塞和黏液分泌过多有关,可导致喘息、咳嗽和呼吸困难等周期性和复发性症状。中医理论认为哮喘的发作与“肾不纳气”有关。肾的摄纳是保持呼吸运动平稳,控制呼吸频率,保证呼吸深度,使体内外气体得以充分交换,维持人体新陈代谢的重要生理基础。若肾之精气不足,摄纳无权,气浮于上则呼吸表浅、动辄气喘、呼吸困难等症,称之为“肾不纳气”。同时现代研究表明,哮喘的发作与环境因素有很大的相关性,并且伴随着一定的季节规律性,即哮喘的发作高峰期为冬季最多,秋季次之,夏季相对发病最低。因此基于上述理论可以认为,肾的季节性功能变化是导致哮喘季节性发病的原因。肾主纳气是与肾藏精、主生殖和主人体发育、骨骼生长的功能一样,是肾藏象的又一个重要的生理功能。肾主纳气,是指肾具有摄纳肺所吸入之清气并调节呼吸的生理功能。呼吸固然是肺的功能,其中呼气是依靠肺的宣发作用,吸气是靠肺的肃降作用,但是,吸气的降纳,必须得到肾的摄纳作用的帮助,才能很好地完成,并维持其深度。若肾的纳气功能减退,摄纳无权,吸入之气不能归纳于肾,就会出现呼多吸少、吸气困难、动则喘甚等肾不纳气的病理变化。肾上腺髓质位于肾上腺中心是一种特殊的内分泌器官,其主要功能是分泌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髓质激素。其中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均是由肾上腺髓质嗜铬细胞分泌,属儿茶酚胺类激素。由于缺乏支配人气道平滑肌的肾上腺素能神经,气道的松弛和收缩主要由儿茶酚胺调节,并通过儿茶酚胺结合气道平滑肌的肾上腺素能受体,进而发挥扩张支气管的作用;此外儿茶酚胺还可调控炎性反应细胞的释放以及过敏反应递质,以此来缓解支气管的痉挛状态,抑制哮喘的发作。肾上腺髓质素是由肾上腺髓质嗜铬细胞分泌的一种多肽类,研究表明肾上腺髓质激素在哮喘发作过程中,可以通过抑制组胺和乙酰胆碱来抑制支气管收缩,以此来缓解支气管的痉挛状态。此外,尚有研究表明肾上腺髓质激素还可有效缓解哮喘急性期出现的肺部血管痉挛,其作用机制在于肾上腺髓质激素对肺部血管有扩张作用,以此减轻肺循环压力,进而缓解机体缺氧状态。肾上腺髓质是交感神经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二者一起构成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相关研究表明,该系统的活化可诱导交感神经末梢和肾上腺髓质中儿茶酚胺的释放,以及来自肾上腺皮质的糖皮质激素的释放。这些激素参与应激反应、物质代谢和免疫功能的调节,对维持人体基本生命活动至关重要。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具有明显的季节节律性,正常生理条件下人体的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髓质激素含量水平春夏季节相比较于冬季显著降低,即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在冬季处于其分泌功能相对减弱状态,表明了机体免疫、抗应激等能力的相对低下,这与中医“肾应冬,主封藏”的理论相应。肾气与冬气相应,冬季人体精气封藏不妄泄,人体各项功能包括免疫功能下降。这种五脏主动适应环境气候变化而产生相应内部适应机制的调控,是“五脏应时”理论的内涵之一。支气管哮喘患者体内的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髓质激素含量水平呈现出冬夏季节相比较于冬季显著增高,这与冬季自然界所展现出的封藏之性完全相反,说明支气管哮喘患者肾主封藏的功能显著降低,导致精气外泄,即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节律性紊乱,进而使人体处于一种免疫、应激功能亢进的状态,当人体功能亢进时则更容易发病。支气管哮喘的发病原因与肾不纳气密切相关。实际上,肾的纳气作用,是肾主封藏作用在呼吸运动中的具体体现。而肾的封藏作用减弱,导致机体免疫、应激功能亢进,从而更容易使哮喘发作。综上所述,一方面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相关激素水平确有明显的季节节律性;另一方面支气管哮喘发病原因可能与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激素水平的季节节律紊乱有关,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哮喘季节性发病的原因,为支气管哮喘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了中医理论依据和方法途径。

三甲
杨雯晖
呼吸内科
医师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七医院
话题
遗传性哮喘是否能治愈
全球约有3亿人患有支气管哮喘,如此庞大的患病人群,着实给患者、家庭乃至社会都带来了不小的影响。尤其近10年来,从国际范围来看哮喘患病人数足足增加了一倍之多。导致哮喘发病的因素有很多,包括环境、免疫、先天以及后天等诸多因素,今天主要介绍遗传性哮喘的相关内容。在遗传导致的哮喘中,有一类比较特殊的哮喘类型——表观遗传所致哮喘。表观遗传学是指除基因序列改变之外基因功能可逆的、不可逆的以及可遗传的改变,具体包括核酸甲基化、组蛋白乙酰化以及微小核酸的改变等,而且其所导致的哮喘已经日益受到重视,那么此类遗传性哮喘是否可以治愈呢?首先我们来了解遗传性哮喘的机制。其中最重要的即为环境暴露改变了胚胎时期全基因组核酸去甲基化和再甲基化状态,其中部分改变不可逆,尤其哮喘相关基因诸多基因位点以及60%的炎症和免疫基因、细胞黏附因子和表观遗传调控因子等关键基因甲基化状态改变更为显著。同时,气道上皮中微生物、过敏原、空气污染物及其相互作用的生物反应,可调控哮喘相关免疫细胞分化相关的转录因子和细胞因子,使机体产生免疫细胞的免疫偏倚,增加哮喘的发病风险。基于上述遗传性哮喘的发病机制,我们不难发现实际上针对此类哮喘在治疗方面是比较棘手以及困难的,因为既然病因涉及到“遗传”,就意味着从发病机制方面而言已经不是宏观上的认知了,而是具体到微观到基因层面的改变。而我们都知道,任何疾病一旦涉及到基因层面,人类科学就会显得束手无策,因而就可以很容易同时也很遗憾的得出遗传性哮喘几乎是无法治愈的结论。不过病因治疗虽然无法根治,但是对症治疗、从宏观层面用药治疗还是具有很好的效果的,因此此类疾病患者也不必太灰心,而且未来随着医疗科学技术的发展,此类疾病一定可以被攻克。

三甲
杨雯晖
呼吸内科
医师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七医院
话题
运动后哮喘复发如何医治?
运动是哮喘发作的常见诱发因素之一,运动后哮喘的发生与运动种类、气候条件、运动激烈程度、持续时间等有关,剧烈运动较易诱发,如长跑、足球、篮球、排球等,尤以长跑运动发病率最高。运动性哮喘于1962年首先由英国报道,其发病机制仍待进一步阐明,目前研究仍集中在气道痉挛产生机制方面,受试者剧烈运动过程中出现短暂性脱水,进而引起气道表面液体渗透压升高,后者可激活炎症介质,如组胺、花生四烯酸代谢产物白三烯、前列环素等,上述物质的堆积引起气道痉挛。那么针对运动性哮喘复发后该如何进行医治呢?目前运动后哮喘复发的常用药物治疗包括β2受体激动剂、糖皮质激素、白三烯受体激动剂、肥大细胞膜稳定剂。其中β2受体激动剂药理作用可解除气道痉挛、控制哮喘发作,是治疗哮喘的一线药物。吸入型福莫特罗是一种起效快、作用时间长的β2受体激动剂,对于运动刺激诱发的哮喘,吸入后1~3 min起效,15 min后达血药峰浓度,平均持续12 h。运动后哮喘患者运动后尿液中白三烯浓度明显上升,白三烯受体拮抗剂能减轻运动后哮喘的程度,提示白三烯在其发生中起到重要作用。孟鲁斯特钠作为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具有高选择,目前在哮喘的研究有很明确的进展。国外研究表明,在孟鲁斯特钠治疗运动性哮喘的过程中,无论间隔期、治疗末,均能有效减轻运动性哮喘反应,而且起效快,没有受体衰减现象。但客观来说,针对运动后哮喘复发的问题目前缺乏根本治疗方法,目前研究进展仍强调预防为主,高危人群在运动前应充分做好热身运动及其他准备活动,呼吸方式尽量采用鼻呼吸,不要张口呼吸,鼻呼吸的方式有助于减轻哮喘发作的程度,此外也要积极使用上述药物进行运动后哮喘复发的治疗和症状的控制,从而综合医治运动后哮喘复发的问题。

三甲
杨雯晖
呼吸内科
医师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七医院
话题
宝宝有点喘做雾化有副作用吗
现在儿童群体哮喘相关性疾病的发病越来越多,甚至已经成为儿科门诊中最常见的病种之一,但是宝宝们由于机体尚属于生长发育状态,对于喘息的治疗大多采取雾化治疗这样安全性很高的治疗方式,而很少通过口服药物或者静脉输液治疗。一般针对喘息症状所采用的的药物包括支气管扩张药物和激素类药物两大类,这两种药物缓解症状效果确切,症状改善明显,但是在缓解宝宝喘息症状的同时,雾化治疗是否有副作用呢?实际上对于雾化操作本身,一般是没有什么副作用的,雾化治疗的本质是用雾化装置将药物打散成微小的雾滴或微粒,使其悬浮于气体中并随着呼吸动作进入气道乃至肺内,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整个过程都是安全无副作用的。但人们常说的雾化治疗副作用实际本身跟雾化操作是没有关系的,而是跟药物有关。正如上述内容所阐述,其中最容易出现副作用的药物就是激素类药物,虽然激素可以有效改善症状,但是长期反复雾化治疗,会使激素使用的剂量叠加,这种情况下很容易并发口腔内的真菌感染,严重的情况也可并发气道内真菌感染,此时可能还需要花费巨大精力去处理真菌感染的问题。但是对于这样的副作用是可以积极预防的,建议患儿在雾化后一定要进行充分的漱口,将残留的激素药物排出,从而有效预防真菌的感染。综上所述,雾化治疗是很安全的,但对于药物带来的副作用是需要采取适当的措施方法进行预防的。

三甲
杨雯晖
呼吸内科
医师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七医院
话题
哮喘是怎么引起的
哮喘是属于呼吸系统的常见病,主要的临床症状有发作性的呼吸困难,伴有咳嗽、胸闷、气促等。一般是阵发性的发作,也可能持续数小时或者数天。主要是通过肺功能检查、支气管激发试验、支气管舒张实验、痰嗜酸性粒细胞计数以及动脉血气分析等进行全面的诊断。哮喘的发病原因目前并没有百分之百明确。通过研究主要是和基因遗传有很大的关系。从临床上来看,哮喘是具有家族聚集现象的,特别是近亲有哮喘病史的后代的哮喘发病率是很高的。还有一部分患者是由于环境因素,包括对于尘螨、花粉、鱼虾、蛋类、油漆、活性染料、蟑螂、阿司匹林、抗生素等药物过敏引起的哮喘也是比较多见的。临床上对于哮喘的治疗是没办法根治的。治疗的目的主要是通过药物维持治疗来尽可能的减少哮喘的急性发作。通过药物治疗可以选择支气管舒张药物、糖皮质激素等对症治疗来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总体而言,哮喘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疾病,积极的明确患者发病的原因。通过患者的临床症状以及体征明确诊断之后选择药物维持治疗,尽可能的控制患者的临床症状。避免在患者日常生活中哮喘的急性发作,才能避免患者由于哮喘的急性发作而出现的急性呼吸衰竭危及生命。同时日常的维持治疗也能有效地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

三甲
顾长远
呼吸内科
医师
淄博市中心医院
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