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关注肖长芬医生方便随时提问
口腔颌面部感染的途径有哪些
2021-01-24 370人阅读
三甲
肖长芬
口腔颌面科
主治医师
枣庄矿业集团中心医院

口腔颌面部感染是指病原微生物侵入口腔颌面部软组织或者硬组织,并且引起一系列局部以及全身病理反应的因为疾病。口腔颌面部感染是口腔常见、多发的疾病。面部感染有红、肿、热、痛功能障碍等全身各部分感染的共性外,也有其特殊性。关于口腔颌面部感染的途径,可以分为五个方面:

1.牙源性 是指致病菌通过病变牙或者牙周组织,进入到人体内引起的感染称为牙源性感染。牙髓、牙周感染可向根尖、牙槽骨、颌骨及颌面部蜂窝组织间隙扩散。由于龋齿、牙周炎、智齿冠周炎等疾病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疾病,也更容易感染,所以牙源性感染是最常发生的感染。

2.腺源性 口腔、面部还有上呼吸道感染时,细菌可经淋巴,引起相应区域淋巴结的化脓性感染。淋巴结的感染可穿过淋巴结被膜向周围扩散引起颌面蜂窝织炎。较难治疗,临床上还有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腺源性感染,在儿童中较为常见。

3.损伤性 是发生于损伤之后的感染,尤其是软组织或颌骨的开放性损伤、深部异物滞留,很容易带入细菌从而引起感染。

4.血源性 指机体其他部位的感染通过血液循环引起头疼颌面部化脓性感染。

5.医源性 是指医务人员进行麻醉、手术、穿刺等操作没有经过严格遵守无菌要求,而将细菌带入身体,造成的继发性感染。

快速问医生
一对一咨询。每日限量200个,今日还剩余69个。(每人仅限一次)
去提问
肖长芬
口腔颌面科
主治医师
已认证
枣庄矿业集团中心医院
向TA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