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关注韩景华医生方便随时提问
已有2082人关注
什么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2021-01-24 176人阅读

韩景华
呼吸内科
主治医师
惠民县人民医院
大家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现在非常多见的一种疾病,不知道大家是否了解,今天就和大家一起来学习一下什么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正常的肺泡是富有弹性的,吸气时,空气进入肺泡,毛细血管把身体需要的氧气运往全身各处,呼气时,机体在进行完气体交换后,释放出二氧化碳,呼出体外。
而得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在长期的气道炎症的导致下,最末端支气管的远端,气道的弹性下降,高度的膨胀,气道的破壁,出现了气流的受限,活动的受限,加重了憋喘,正常的情况下,病人咳白色泡沫痰,合并感染的情况下,就出现了黄痰,就是肺气肿的表现。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它是一种慢性的气道炎症,主要是因为患者吸烟,或颗粒暴露以后,患者出现气道或者肺泡的异常,比如支气管内径肿胀,变得狭窄,过多的分泌粘液,因此症状表现为长期的咳嗽咳痰,甚至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的一系列的症状。得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表现为桶状胸,合并感染后,肺部可以听到细湿罗音。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如果查肺功能,可能有肺功能减退,表现为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小气道的炎症。如果合并感染,胸部片会有炎症的表现,可以发现肺部斑片状阴影。
关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治疗一般是缓解支气管痉挛,减轻胸闷气短,可以应用舒利迭气雾剂。合并感染时应用合适的抗生素治疗。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现在临床上非常多见,多由慢性支气管炎发展而来,所以大家平时要坚持锻炼,预防感冒,积极治疗支气管炎,这样就可以避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发生,才能让我们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
相关推荐
什么时候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他的诊断依赖于肺功能检查,只有确认存在有不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和气道阻塞,才可以诊断。当肺功能检查提示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的百分比小于70%,才可以确定为存在不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这时就可以诊断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若能同时排除其他已知病因,或者具有特征,病理表现的起到阻塞和气流受限的疾病,也可以确诊慢阻肺的诊断。少数患者没有明显的咳嗽、咳痰症状,仅在肺功能检查发现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小于70%,再除外,其他疾病后也可以诊断为慢阻肺。
三甲
罗霞
呼吸内科
主治医师
巴州人民医院
话题
什么时候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它的诊断依赖于肺功能检查,只有确认存在有不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和气道阻塞,才可以诊断。
当肺功能检查提示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的百分比小于70%,才可以确定为存在不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这时,就可以诊断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若能同时排除其他已知病因,或者具有特征,病理表现的起到阻塞和气流受限的疾病,也可以确诊慢阻肺的诊断。少数患者没有明显的咳嗽、咳痰症状,仅在肺功能检查发现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小于70%,再除外其他疾病后,也可以诊断为慢阻肺。
三甲
吴寿全
呼吸内科
主治医师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话题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常见病多发病,其患病率和死亡率在我国都居高不下,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生存期。可能很多人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也都有所耳闻,今天我们共同来了解一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早期诊断及治疗,希望大家通过今天的学习都能够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有更加深入的认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有咳嗽、咳痰、胸闷气短、喘息、呼吸困难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会有桶状胸(胸廓前后径增大,肋间隙增宽,剑突下胸骨下角增宽),肺部叩诊呈过清音,听诊两肺呼吸音减弱,急性期可闻及干湿性啰音。通过患者的症状、体征,再行必要的辅助检查,如胸部CT检查、肺功能检查(判断持续气流受限的主要客观指标)、血常规、血气分析等,一般就可以明确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诊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治疗主要就是抗感染、支气管舒张剂、糖皮质激素、低流量吸氧、营养支持等。总而言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可以导致呼吸衰竭,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等疾病。而近年来,随着环境污染的加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在我国的发病率日益提高,我们一定要引起足够的重视,早期诊断,尽早治疗,这样才能尽可能的延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进展,尽量改善患者的预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三甲
顾长远
呼吸内科
医师
淄博市中心医院
话题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可以自愈吗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不能自愈的,因为肺气肿和慢性支气管炎一经形成是无法逆转的,只能通过用药和治疗来缓解和控制症状,生理结构一旦形成是无法再逆转回健康状态的,而且肺功能是会随着病情的逐年加重而逐渐下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质量。
三甲
赵洪明
呼吸内科
主治医师
荣成市中医院
话题
如何预防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慢性支气管炎(慢支)及阻塞性肺气肿(肺气肿)是引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的最常见病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最突出表现为进行性发展的持续性气流受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预防主要是预防慢性支气管炎和阻塞性肺疾病。下面为大家讲解一下如何预防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发生及进展。 要了解如何预防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就需要了解引起慢阻肺的原因,1、吸烟2、采用生物燃料取暖和烹饪引起的室内污染,为我国贫困地区女性发生慢阻肺的重要危险因素3、长时间暴露大量职业粉尘及化学烟雾4、室外空气污染5、遗传因素,主要为α1胰蛋白酶缺乏6、呼吸道感染。 针对以上导致慢阻肺的病因采取预防措施1、戒烟 吸烟是导致慢性支气管炎、肺其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主要环境因素,戒烟是现有可以延缓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和慢阻肺发生和进展的最有效的措施。2、采用清洁燃料,减少有害粉尘的吸入,减少有害气体、烟雾的吸入3、减少严重空气污染环境中的活动4、预防感染,肺部感染也是引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原因之一,预防感染主要是加强锻炼、疫苗注射等。5、健康锻炼,适当的锻炼可以增强体质,增加肺活量,改善肺功能,对于预防和减缓慢阻肺的发生和进展有很大帮助。6、对于已经有慢阻肺的患者可采用长期家庭氧疗和支气管舒张药物、化痰药物的应用可有效减缓慢阻肺的进展。
三甲
李擎
呼吸内科
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话题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需要做哪些检查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上很常见,呼吸科和急诊科都容易碰到,尤其是天气变冷或者换季时输液或者诊室比比皆是。对于长期大量吸烟的患者,长时间咳嗽咳痰气喘容易出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典型临床表现有,反复咳嗽,咳痰,伴有气喘,活动后加重 后期呼吸困难进行性加重,即使卧床不动也会出现气喘,感染明显时会出现发高热,黄痰,甚至昏迷,严重者缺氧致死。长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反复发作,影响日常生活,容易生活质量,影响工作和社交能力,引起情绪低落焦虑抑郁。 下面谈一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需要进行哪些检查。第一,首先需要查个胸部CT,可以看到有右下肺动脉肿块,肺气肿,老慢支等证据。第二,需要查个肺功能,可以看到阻塞性肺通气功能障碍,可以看到FEV1/FVC低于预计值s的百分之70,根据具体不同值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功能分为轻度,中度,重度和极重度四种情况。第三,可以查个血气分析看看有没有明显二氧化碳潴留,是否存在低氧血症,以便于绝对是否需要机械通气。第四,需要查个心脏彩超看看是否存在肺动脉高压,是否存在右房右心室增大,是否有右心功能不全表现。第五,查个血常规看看是否有红细胞增高缺氧证据。第六,查一个肝肾功能看看是否有脏器功能不全。

三甲
张月战
呼吸内科
副主任医师
连云港市中医院
话题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症
慢性支气管炎(慢支)和阻塞性肺气肿(肺气肿)是引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的最常见疾病,慢阻肺是呼吸科最常见的疾病,尤其是老年吸烟男性,发病率更高。慢阻肺的主要特点就是呈进行性发展的持续性气流受限,慢阻肺严重威胁人们的健康生命安全,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主要累计肺部,但是慢阻肺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会产生很多并发症,那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并发症有哪些呢?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常见的并发症 一、呼吸衰竭 呼吸衰竭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最常见的并发症,慢阻肺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可形成严重的肺功能损害,形成慢性呼吸衰竭;若在急性呼吸道感染、痰液引流不畅或者其他疾病的基础上可出现急性呼吸衰竭。 二、自发性气胸 自发性气胸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及阻塞性肺气肿的最常见并发症,主要是因为阻塞性疾病导致的肺泡结构破坏,当用力、咳嗽或屏气时肺大泡容易破裂导致气胸。 三、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是慢阻肺最常见的也是最严重的并发症,慢阻塞性肺疾病可导致肺动脉高压,进而引起右心室肥厚、扩大,严重的甚至可以出现右心衰竭。 四、酸碱平衡紊乱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主要引起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从而引起呼吸性酸中毒。
三甲
田城坡
呼吸内科
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话题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病因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由于其患病人数多,死亡率高,社会经济负担重,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它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最终到呼吸衰竭而死亡。此病目前居全球死亡原因的第四位,在我国同样是严重危害人民身体健康的重要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引起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主要原因是遗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比如具有相同吸烟的人,只有其中一些人发展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这就是由于遗传性疾病易感性或其生存时间不同所致。1、基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多基因疾病,已知的基因因素为α1抗胰蛋白酶缺乏。在患有严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吸烟同胞中,已观察到气流阻塞具有显著的家族性风险,这提示遗传因素可能影响对本病的易感性。2、环境因素:其中最重要的是有害物质的接触,比如吸烟,是目前最常见的导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危险因素,吸烟者出现呼吸道症状和肺功能异常的概率更高,被动吸烟也会致使出现呼吸道症状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这是由于增加肺脏的可吸入颗粒和气体负担所致;另外还有职业粉尘和化学物质的接触,室内外的空气污染,这些都是导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病的重要因素。肺脏的生长和发育,与妊娠,出生及童年时的暴露史有关,任何可影响肺脏生长的因素均具有增加个体发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风险的作用。感染,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发生和疾病进展中起到一定作用,细菌定植与气道炎症有关,并在急性发作中发挥重要作用。低社会经济状态与暴露与有害物质、拥挤、营养状态差有关。

三甲
吴莹辉
呼吸内科
主治医师
福州市中医院
话题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有急性加重怎么办
慢阻肺急性加重的原因多是由感染引起的,咳嗽、胸闷气喘等症状比较严重的话,建议及时到医院做一下血常规、痰培养、胸部CT等检查看看,必要时住院治疗。治疗方面主要有下面几点:1.控制感染:慢阻肺的急性加重,一般都是感染诱发的,需要选择合适的抗生素控制感染,早期可以联合应用糖皮质激素抗炎治疗。 2.祛痰止咳:可以应用盐酸氨溴索、乙酰半胱氨酸等祛痰的药物,促进痰液排出。 3.扩张支气管,改善通气:应用一些支气管扩张的药物,比如博利康尼、茶碱、异丙托溴铵等,缓解胸闷气喘、呼吸困难的症状。必要时可以应用无创呼吸机、气管插管接呼吸机等进行机械通气。 4.氧疗:慢阻肺急性加重多伴有不同程度的缺氧,可以持续低浓度吸氧。5.处理并发症:慢阻肺急性加重容易合并呼吸衰竭、心力衰竭、自发性气胸等并发症,需要积极处理并发症。

三甲
刘彦芳
呼吸内科
主治医师
解放军第三七一医院
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