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关注杨思福医生方便随时提问
结肠息肉会导致结肠癌吗
2021-01-24 64人阅读
三甲
杨思福
肿瘤内科
主治医师
浙江省人民医院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下什么是肠息肉及其分类。

肠息肉是指肠黏膜表面突出的异常生长的组织,在没有确定病理性质前统称为息肉。结肠息肉的发生率和年龄相关,一般年龄越大,发病率越高,其中男性多见。期发病部位以结肠和直肠息肉为最多。从病理类型来讲,息肉主要分为是炎症性和腺瘤性两种。

腺瘤样息肉是我们临床当中最多见的,根据统计,腺瘤性息肉未做切除,5年后有2.4%机率会演变为大肠癌,10年后增加为8%,20年后提升至24%。切除后可降低发生大肠癌的机率约为76~90%,腺瘤性息肉的复发率约30%。

在各种肠道息肉中,家族性息肉性腺瘤病(FAP)转变为肠癌的概率最高。FAP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患者青少年期整个肠道可出现成百上千的腺瘤性息肉,其病理学类型多样,以管状腺瘤最多见,呈绒毛状腺瘤结构息肉较少见。息肉越大、越呈绒毛状,发生癌变的机率越大。

因此家中直系亲属如果有消化道肿瘤的病史,例如年纪较轻,40-60岁,出现包括肠癌、胃癌、胰腺癌等消化道肿瘤,而且长期存在腹痛,腹泻,便血,大便不成形,不规律等消化道症状,应该及时到消化科就诊,并根据医生建议,选择肠镜检查,目前大部分医院可以可以行内镜下息肉摘除术,术后还需根据医生的建议,定期复查肠镜。

快速问医生
一对一咨询。每日限量200个,今日还剩余147个。(每人仅限一次)
去提问
杨思福
肿瘤内科
主治医师
已认证
浙江省人民医院
向TA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