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是一组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胰岛素相对或绝对不足,导致糖类,脂肪和蛋白质代谢障碍为特征的代谢紊乱症候群。目前我国沿用的是WHO1999年的糖尿病分类标准。
糖代谢分类:(WHO,1999)
正常血糖(NGR) 空腹血糖 < 6.1 餐后2小时血糖 < 7.8
空腹血糖受损(IFG) 空腹血糖6.1~<7.0 餐后2小时血糖< 7.8
糖耐量减低(IGT) 空腹血糖< 6.1 餐后2小时血糖7.8~<11.1
糖尿病(DM) 空腹血糖≥7.0 餐后2小时血糖≥11.1
相对于正常血糖而言,IFG,IGT及DM均属于高血糖。那么高血糖如何治疗呢?还是应该遵循“五驾马车”综合治疗的原则,包括合理的饮食、适当的运动、药物的治疗、糖尿病知识的学习以及对血糖和病情的监测。同时高血糖的患者还经常合并高血压、高血脂、高血黏度等问题,需要进行相应的治疗。
一.合理饮食
1. 定时定量,每餐饮食按照计划份量进食,不可任意增减。合理供给总能量,保持理想体重(理想体重kg=身高-105),对于BMI>35kg/m2的患者可选择减重手术。2.适当限制碳水化合物,占总热量50-60%,限制脂肪和胆固醇,占总热量20%-25%,适量蛋白质摄入,占总热量15-20%。限制总热量,不限制种类。3.特殊需求:需要摄入微量营养素及膳食纤维,戒烟戒酒。
二.适当的运动 加强运动能够改善血糖,提高外周组织胰岛素的敏感性,应进行有规律的运动,每天30到60分钟,每天一次或者每周4到5次,赢进行有氧运动,但运动前应仔细检查有无糖尿病并发症及心脑血管疾病,在医生的指导下制定运动方案。
三.药物治疗 包括糖尿病的口服药物治疗,胰高糖素样肽-1类似物以及胰岛素的治疗。
1.口服药物 A.磺脲类主要是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它的主要不良反应是低血糖,体重增加,还可以出现恶心呕吐,消化不良等情况。B.双胍类能够减少肝糖异生及肝糖输出,促进无氧酵解,增强骨骼肌等组织摄取和利用葡萄糖,抑制或延缓肠胃肠道吸收葡萄糖,改善糖代谢。C.胰岛素增敏剂适合用于有明显的胰岛素抵抗的患者,可以单独或者与其他口服药连用或与胰岛素联用,够激活PPAR- γ 核转录因子可调控多种影响糖,脂代谢的基因转录,使胰岛素作用放大。常见不良反应有水肿,体重增加,头晕,骨质疏松,心力衰竭等。D.糖苷酶抑制剂在小肠黏膜刷状缘,竞争性抑制葡萄糖淀粉酶,蔗糖酶,麦芽糖酶等,抑制糖类分解,延缓葡萄糖和果糖的吸收,降低餐后血糖。E.非胰岛素促泌剂,从不同途径促进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口服后作用快,达峰以后迅速下降,主要是用于降低餐后血糖。F.DPP-4 抑制剂可以使 DPP-4失活,从而不分解GLP-1 ,通过提高GLP-1的水平,发挥控制血糖的作用,主要用于降低餐后血糖。
2.GLP-1类似物 它具有葡萄糖浓度依赖性促胰岛素分泌作用;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减少肝糖的释放;增强胰岛素的敏感性;减慢胃的排空;抑制食欲。此外,GLP-1号称单独使用不会引起低血糖,降糖作用随血糖而定,血糖高时降糖作用强,血糖低时降糖作用弱。
3.胰岛素 胰岛素能促进全身组织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并抑制糖原的分解和糖原异生,因此,胰岛素有降低血糖的作用。胰岛素剂量过多时,血糖下降迅速,脑组织受影响最大,可出现惊厥、昏迷,甚至引起休克。
那么什么时候用胰岛素呢?A.1型糖尿病患者需胰岛素替代治疗以维持生命,妊娠糖尿病,糖尿病合并妊娠及哺乳期糖尿病妇女在饮食运动控制达不到要求目标值时,需用胰岛素治疗。B.2型糖尿病患者经过较大剂量多种口服药物联合治疗后血糖仍控制不佳时使用胰岛素治疗。C.难以鉴别分型的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治疗。D.对于血糖较高的初发 2 型糖尿病患者,由于高血糖毒性导致胰岛素抵抗和β细胞功能下降,使用胰岛素治疗。E.还有一些特殊情况下也须应用胰岛素治疗,比如围手术期,感染及应激时;出现糖尿病急性并发症时;出现严重慢性并发症,如糖尿病足、糖尿病肾病导致的肾功能异常等;合并如心功能不全、急性脑血管病、血液病、肝功能异常等。
四. 糖尿病知识的学习 广大病友应了解糖尿病是终生性疾病,因此患者及亲属接受必要的糖尿病知识教育是非常重要而且是必不可少的。目前治疗控制血糖的目的是为了预防糖尿病的急性及慢性并发症,但是血糖不是越低越好,而是要平稳,不要忽高忽低,避免大的波动。
五. 血糖和病情的监测 血糖监测有重要意义,没有血糖监测,所有治疗方案都将面对失败。而定期复查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情况,以了解治疗是否有效,是否需要进一步改进。
最后,希望大家都可以做到以上这几点,选好适合自己的降糖药物,使血糖不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