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性肠炎是盆腔、腹腔、腹膜后恶性肿瘤经放射治疗引起的肠道并发症之一,可累及小肠、结肠及直肠,故又可分别称为“放射性小肠炎”,“放射性直肠炎”、“放射性结肠炎”。患者往往在接受放射线治疗原发病很久之后(放疗结束后数月乃至数年),才出现此类损伤。在现代,放射治疗就像把双刃剑,一方面,它对部分肿瘤病人有不可替代的治疗效果,另一方面可能产生的严重后果及并发症,这让医生与患者在放疗抉择面前显得非常为难。
放射治疗在肿瘤的治疗中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约70%的肿瘤病人接受过放射治疗,然而,接受过盆腔肿瘤放疗的病人,其放射性肠炎的发生率可高达20% ,且多发生在放疗后的6~24个月。
放射损伤会导致肠道损伤的重要原因在于放射线具有可累积性和进行性。人体可以承受一定量的放射线,超出这一限度,在任何时候再行放疗就会促进放疗损伤的发生。据专家统计,放疗剂量累计增加至 50 Gy 以上时,放射性肠炎的发病率就显著增加,可达 8% 。
(一)那么,哪些因素会引起或加重放疗损伤呢?总结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1) 照射的强度、时间:放射性肠炎的发病率与放射的总剂量呈现正相关;也就是说接受的放射剂量越大,发生放射线肠炎的可能性就越高。
(2) 不同部位的肠道对放射的敏感性不同:其敏感性的强弱排序为:直肠、乙状结肠、横结肠、回肠、空肠、十二指肠。主要原因:①距离放射源的远近不同:因妇科宫颈的肿瘤及膀胱的肿瘤常进行放疗,且直肠紧贴宫颈和膀胱,故放射性直肠炎的发生率较高。②肠管的活动度不同:末端回肠及远端结肠离盆底较近,故其发生辐照损伤的概率也较高。当腹腔内有炎症或者有腹腔手术史时,其部分小肠常粘连于盆底,故这部分肠管发生放射性损伤的概率也较大。
(3) 不同个体的敏感性不同:有血管病变的患者,其发生放射性肠炎的概率要高于没有血管病变的患者。女性、小孩、体弱者及老年患者,其放射性肠炎的发生率明显要高。有糖尿病,高血压的患者,其倡导对放射损伤更敏感。
(二)放射性肠炎患者常常会有什么症状呢?
放射性肠炎分为急性肠炎和慢性肠炎两种。急性肠炎多发生在放疗2周左右,主要有腹泻,排便疼痛,便血,里急后重,粘液便。而慢性腹泻主要病理表现就是血管硬化及进行性的肠壁纤维化。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便血、腹泻、腹痛,严重者出现肠梗阻、肠穿孔等。
(三)放射性肠炎的治疗方法
主要有药物治疗与手术治疗。
其药物治疗主要包括以下几类:肠黏膜保护剂、促进肠黏膜代偿药物、抗炎药物、细胞保护剂、肠道益生菌及生长抑素。
(1) 肠黏膜保护剂: 硫糖铝是常用的肠黏膜保护剂,既可减少放疗引起的腹泻及改善大便的性状,也可减少肠道的出血。
(2) 促进肠黏膜代偿增生药物: 谷氨酰胺是胃肠道黏膜细胞的重要呼吸能源,是胃肠道上皮细胞生长、增殖、分化不可缺少的能源物质,对维持其正常结构和功能及黏膜损伤修复有重要作用。
(3) 抗炎药物: 非甾体抗炎药(如塞来昔布)清除氧自由基而减轻炎症反应;
(4) 抗氧化剂: 其可通过减轻辐照引起的氧化应激损伤,进而保护肠黏膜。目前,维生素 C 和 维生素 E 被证实可用于减轻放疗引起的放射性肠损伤。阿米福汀是一种抗辐射细胞保护剂,2007 年,它被正式的列入临床应用指南。
(5) 肠道益生菌:放射线会直接杀灭、抑制、扰乱肠道正常菌群,从而导致了肠道菌群紊乱。益生菌可维持肠道菌群平衡,缓解腹泻等症状。
(6) 生长抑素:生长抑素可通过减少放射性肠炎消化液的分泌和丢失,保持内稳态,亦减轻肠道的负荷,对放射性肠炎引起的肠瘘、腹泻及肠梗阻有明显的效果,在临床上目前被广泛应用
然而对于放射性肠炎,有统计显示,最终约1/3患者需要手术治疗,小肠梗阻、内科不能控制的消化道出血、肠穿孔、腹腔感染、肠瘘等均为外科手术指征。随着外科手术及围手术处理的进步。手术已经成为放射性肠炎的首选治疗手段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