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关注张雪莲医生方便随时提问
新生儿脐疝是怎么回事
2021-01-24 47人阅读
三甲
张雪莲
小儿科
主治医师
辽宁省健康产业集团本钢总医院

部分初为父母的宝爸妈会经历过这样的状况:就是宝宝在哭闹或咳嗽,大便用力时,发现宝宝的脐部有肿物突出,宝宝安静的时候,肿物又自行消失,令宝爸宝妈们既担心又惊奇,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其实,这就是传说中的新生儿脐疝。

那么新生儿脐疝的原因和具体表现如何呢?

脐疝的发生原因与脐部的解剖特点与腹壁肌肉的发育有关;

1、在婴儿时期,两侧腹直肌及前后鞘在脐部尚未合拢(也就是说脐环关闭不全或脐环薄弱),这是脐疝容易产生的重要因素。

2、各种使腹腔内压力增高的原因,如咳嗽、便泌、腹泻、大声哭闹等,皆能促使腹腔内容物经未愈合的脐环外突。

3、突出的疝囊外壁为腹膜及皮肤、皮下组织,疝囊内的内容物多为大网膜或小肠。

4、疝囊大小不一,直径多为1厘米左右,大者也有超过3~4厘米者,多见于低出生体重儿。

临床表现

1、脐部可复性包块是最重要的临床表现,在婴儿啼哭、直立或运动等使腹腔内压力增高时,包块则突出,腹腔内压力愈高,包块愈大,疝外的皮肤愈紧张,有时呈本色透明状,当小儿安静或卧位时,包块则消失,一般无其他症状。

2、出生后1年内腹肌逐渐发达,多数脐环逐渐狭窄、缩小,自然闭合,预后良好。

治疗

1、较小的脐疝,如直径小于1.5厘米,多数在2岁内可随着腹壁发育增强能自愈,可用腹带适当加压包扎。

2、如患儿疝囊较大,直径超过1.5一2厘米以上,或者2岁以上而脐疝仍未自愈,应采用手术治疗。

快速问医生
一对一咨询。每日限量200个,今日还剩余120个。(每人仅限一次)
去提问
张雪莲
小儿科
主治医师
辽宁省健康产业集团本钢总医院
向TA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