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的新生儿肝炎综合征是由感染引起的,包括嗜肝病毒及非嗜肝病毒。
1.乙型肝炎病毒属于嗜肝病毒是最常见的,第二位为丙型肝炎病毒,新生儿感染常因常因母婴传播感染。甲型、丁型、戊型、庚型肝炎病毒等也可引起新生儿感染。
2.非嗜肝病毒最常见为巨细胞病毒,其次为EB病毒、风疹病毒、单纯疱疹病毒、肠道病毒包括肠道病毒1型、肠腺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等。
3.其他感染的原因比如细菌(如肺炎球菌、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结核杆菌、伤寒杆菌、李斯特菌等)和梅毒螺旋体和弓形虫等。
我国 Hbsag阳性者占总人口数的10%左右,HBV成为十分重要的病原。新生儿HBV宫内感染率为9.1%~36.7%。乙肝表面抗原( Hbsag)、e抗原( Hbeag)和核心抗体( HBCAB)阳性(俗称大三阳)的孕妇体内高 HBV DNA值是新生儿宫内感染的高危因素。人巨细胞病毒(CMV)是另一重要病原。
新生儿肝炎起病常缓慢而隐匿,黄疸可出现在新生儿早期,生理性黄疸持续不退或加剧,或新生儿后期,生理性黄疸消退后又再度出现黄疸,伴轻度呕吐、厌食、体重不增等,出生后可有正常颜色大便,以后渐转为淡黄色、灰白色或陶土色,尿色深黄,肝脏增大,触诊光滑,边缘稍钝,脾脏增大不显著。虽然发病在新生儿期,但确诊往往已超过新生儿期。轻症患儿经对症处理和病因治疗后,可逐步好转,大便首先变黄,皮肤及巩膜黄疸逐渐消退,肝脏缩小到正常范围,生长及发育良好,整个病程较长,一般在6~8周左右,部分病儿可因疾病发展缓慢,又无发热、厌食、呕吐等症状,黄疸及粪便色变淡未引起家长注意,发现时间晚,以后逐渐发展为重型。也有一开始就表现严重症状者。重症者可有发热、黄疸日趋严重,大便呈陶土色,肝脏增大(可达肋下5~7cm)质偏硬,脾脏亦增大(可达肋下6~7cm),腹壁静脉怒张,腹水征,会阴及下肢水肿,可发展到肝性脑病或病程迁延并发肝硬化、食管静脉曲 消化道出血、颅内出血、脓毒败血症等并发症而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