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关注张继要医生方便随时提问
川崎病的发病机制
2021-01-30 344人阅读
三甲
张继要
小儿科
主治医师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点击播放医生的语音回答
00:00
1:34
语音内容:

目前认为川崎病可能是在一些诱发因素的作用下,比如感染,由于个体存在遗传易感性,导致自身免疫系统的异常激活而发生血管炎性损害,它的病理本质是血管炎,受累的部位是中动脉,冠中动脉是最常累及的部位,所以川崎病是一种以全身性非特异性血管炎为主要病理改变的疾病最容易累及中小动脉,尤其是冠状动脉,川崎病的典型临床表现是发热五天以上,尤其是高热,抗生素治疗无效,典型的体征包括球结膜充血,没有脓性分泌物,口唇干红皲裂、杨梅舌、手足硬性水肿、趾端膜状褪皮、多形红斑等表现,如果孩子有典型的临床症状,心脏彩超又提示早期有冠状动脉的损害,那么基本是可以确定川崎病的,一旦诊断川崎病应该早期应用免疫球蛋白免疫治疗,降低冠状动脉发生损害的可能。

快速问医生
一对一咨询。每日限量200个,今日还剩余171个。(每人仅限一次)
去提问
张继要
小儿科
主治医师
已认证
百强医院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向TA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