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关注陈志敏医生方便随时提问
上运动神经元瘫痪与下运动神经元瘫痪区别
2021-05-09 1515人阅读
三甲
陈志敏
神经内科
主治医师
哈尔滨市第二医院
点击播放医生的语音回答
00:00
3:10
语音内容:

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也称痉挛性瘫痪,是由于上运动神经元及大脑皮质运动区,神经元及其发出的下行纤维病变所致。临床表现一般有:

一,肌力的减弱。一侧上运动神经元受损所致瘫痪,可表现为一侧上肢或下肢的瘫痪,成为单瘫,也可表现为一侧肢体的上下肢瘫痪,成为偏瘫。双侧上运动神经元受损时表现为双下肢瘫痪,称为截瘫,也可表现为四肢瘫。

二,肌张力增高,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时,患侧肢体肌张力增高,可呈现特殊的偏瘫姿势。如上肢呈屈曲悬针下之赜深指内收。

三,腱反射活跃或亢进,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时件反射可活跃,甚至亢进,还可反射扩散。

四,浅反射的减退或消失。浅反射通路经过皮质并经过锥体束下传,因此上运动神经元瘫痪时损伤可导致浅反射的减退和消失。包括腹壁反射提睾反射及折反射等。

五,病理反射,正常情况下,椎体束病理反射有抑制作用,当上运动神经元瘫痪时,锥体束受损,病理反射就被释放出来。

六,无明显的肌萎缩,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时,下运动神经元对肌肉的营养作用仍然存在,因此肌肉无明显的萎缩。当长期瘫痪时,由于肌肉缺少运动,可表现为费用性肌萎缩。

下运动神经元性瘫痪,又称弛缓性瘫痪,指脊髓前脚运动神经元以及它们的轴突组成的针根神经丛及其周围神经受损所致。脑干运动神经核及其轴突组成的脑神经运动纤维损伤,也可造成迟缓性瘫痪。下运动神经元瘫痪,临床表现为:一,受损的下运动神经元支配的肌力减退。二,肌张力减低或消失,肌肉松弛,外力牵拉时无阻力,与上运动神经元瘫痪时得到现象有明显不同。三,腱反射减弱或消失。四,肌肉萎缩明显。

快速问医生
一对一咨询。每日限量200个,今日还剩余160个。(每人仅限一次)
去提问
陈志敏
神经内科
主治医师
已认证
哈尔滨市第二医院
向TA咨询